|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医疗卫生 > 阅读信息
扶正祛邪(1)——防疫抗疫的中医理念与策略
点击:  作者:纪录中医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2-09-27 09:58:15

 

编 者 按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国凭借正确的抗疫思路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作为强力的后盾,战胜了一波又一波的新冠疫情。这两年多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内地援港医疗队副领队、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参与国家新冠疫情防控工作,12次逆行抗疫,12次凯旋。他先后去了湖北武汉、河北邢台、云南瑞丽(2次)、辽宁营口、广东广州、江苏南京、福建厦门、甘肃兰州、辽宁大连、陕西西安、香港等地,指导当地医院开展中医治疗,累计支援324天。

 

《纪录中医》一直关注着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的作用,我们也多次采访了张忠德教授。今天发表的文章,就是他写序推荐的香港同行们的心血之作。

 

张忠德教授在序言中提到:“在与徐大基教授的交流中,知悉徐大基教授与林琳教授等在香港中医药发展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组织编写《扶正祛邪——后疫情时代,中医防治新冠病毒病的策略与实践》一书。在港抗疫期间,欣闻本书即将出版,并得先睹之快。细阅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相信对香港市民防疫抗疫、强身健体; 对香港中医药业界增加防疫抗疫知识;及探索后疫情时代香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方针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感谢张忠德教授一直以来的支持,更感谢徐大基教授、林琳教授的支持。也期待这些转发的文章可以给中医师和广大朋友们以启发,从中受益!

 

*本文章节选于《扶正祛邪——后疫情时代,中医防治新冠病毒病的策略与实践》

 

编 写 团 队

顾问:黄 杰 汪慧敏 李国光 施济民 廖作坤

序言:张忠德 高永文 卞兆祥 黄谭智媛 黄 杰 陈永光

主审:彭 坚 江厚万

主编:徐大基 林琳

副主编:陈远彬 庞嶷 施卿卿 朱冬梅 陈思诺 陈彩凤

编委:蔡嘉杰 陈伟 陈彩凤 陈思诺 陈远彬 耿文佳 郭元琦 何智泉 黄斌 马麟

李国光 林琳 刘宇龙 卢嘉瑜 罗翌 庞嶷 沈洁 沈碧琼 施卿卿 施羽君

司徒艾莺 谢增林 徐大基 朱冬梅

特约编委:杨志敏 邹旭 胡镜清 黄东晖 李敏 林志秀 张群豪 程晓明 吴晓霞 徐在旻

协编:吴绮华 陈汉雄 林细芝 钟爱莹

郑丹虹 侯仕伟

后跋:彭坚

 

中医对新冠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新冠肺炎的病因为感受时行疫毒,疫疠之气从口鼻而入,客于膜原,侵袭肺卫,继而化热壅肺犯胃,阻滞气机,导致肺气郁闭,甚则肺闭喘脱。年老体弱或素有肺胃伏热者,易导致疫毒内陷,传变迅速,转为变证、坏证,出现危候。本病以肺为病变重心,涉及脾胃肾,病机特点为“热、湿、瘀、毒、虚”。

 

“湿毒疫气”的病机贯穿整个病程。这也是当前全国大部分省市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普遍认识。而主要差异在“寒”与“热”的病理因素和病机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与不同地区的地域和气候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湿证之发,必夹寒夹热”,故常有寒湿与湿热之别。

 

 

寒湿起病者,大多表现出寒湿袭表、寒湿阻肺、寒湿碍脾的临床表现。而湿热为患者,整体恶寒表现不明显,舌质偏红偏干,同时口干偏重,早期即可出现热象,湿邪挟热的表现贯穿始终。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实践中须考虑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两个偏重不同的亚型。

 

此外,处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分期,加上不同人群体质上的差异,其兼夹证又有不同,除了湿夹热、夹寒之外,还有夹风、夹燥等不同。

 

本节作者:林琳、陈远彬

 

中医防疫抗疫的原则

 

中医防治的理念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增强体质,使人不容易感染或即使感染也容易恢复;祛邪则是避开传染源及运用中医药进行预防及治疗。

 

中医防治疫病强调天人合一与整体观念、三因制宜、治未病及强调避其毒气。

 

中国古代医家对疾病的预防体现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此认识到疾病的传染性,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预防疫病思想:“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此即防疫之方法,一方面要保持机体正气充足,以抵御疫毒之邪的侵袭,另一方面应避免与病邪的接触,以防染病。这些论述现在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疫情的发展变化情况,迄今先后公布了九个版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根据疾病感染和疑似感染等情况,中医诊疗方案将新冠肺炎分成两个时期,即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

 

 

中医治未病的方案适用于一般人士,尤其适合于医学观察期的人士。因此, 对于目前香港正在被隔离观察或居家观察的人士,可建议使用中医治未病方法。中医治未病,包括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

 

1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现代传染病的控制措施离不开三个环节:一是管理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

 

《素问·上古天真论》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四时不正之气谓之“虚邪贼风”,是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避之有时, 是指必要的时候应该避开传染源,即远离患病者或密切接触者及其环境。这其实就是说防疫,未病先防,必须避开传染源。隔离是重要的方法,其实这种措施古已有之。

 

 

如晋代立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在京师者,疫情严重时,甚至可以“废朝”。同时亦有“郡县给医药”, 必要时“疾疫者以医驰马救疗”。这些措施与现代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不谋而合。

 

2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助正气以增强免疫力, 让人体以自然的途径战胜病毒外侵,是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关键理念。可采用适当的药物疗法、艾灸疗法及饮食疗法等提高人体正气。药物防范最为常用,通常按体质进行辨证,如属于气虚者则可服用玉屏风散等以扶正固表。

 

 

对于密切接触高危人士的预防方,一般根据体质,来确定选方预防。如体质平和或偏虚者,以桂枝汤加减。体质偏痰湿,易口黏、大便黏腻者,以三仁汤加减。体质偏湿热,易口干苦、心烦、手心热者,以栀子豉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上述两种情形都属于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策略。不同地区,其具体方药或措施会有所不同。

 

3 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部分根据疾病感染和疑似感染等情况,将新冠病毒肺炎分成两个时期,即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

 

对于医学观察期的人士,其中包括了曾经密切接触患者,而未受传染或已受传染者。对于已受传染者的观察治疗,则属于治未病中的既病防变策略。

 

如果临床表现为乏力伴胃肠不适等,则推荐选用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或丸剂、水剂、口服液。

 

如果临床表现为乏力伴发热、咽痛,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疏风解毒胶囊或颗粒。

 

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均为近年来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中成药。藿香正气散则是古代名方沿用至今。

 

 

在疫病流行期间,有不少患者配制防疫处方,我们体会:使用益气固表、清热解毒、芳香化湿等治法,取方玉屏风散合银翘散及板蓝根、野菊花、藿香、苍术等为基本方进行加减作为预防方,初步观察,对减少感染的机会有一定的帮助。

 

有的患者治愈之后,仍出现“复阳”现象,对此,可按具体情况予以处方用药或汤水扶正祛邪防治。这一点则是中医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策略。

 

另外,应用中医整体观点,不论患者处于哪一阶段,顾护正气、调理脾胃,以及重视病后康复和预防肺纤维化等,都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中医治未病思路。

本节作者:徐大基

 

中医面对变种病毒的策略——扶正祛邪

 

《内经》把人体防御能力称为“正气”,致病因素称为“邪气”,并认为疾病是否发生,取决于正邪两方斗争的结果,如正能胜邪,则不会发病,如正不胜邪则会发病。《素问·刺法论篇》云,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答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提出了正气充盛及避开疫气是使人免受疫气侵袭的有效方法。《素问·评热论篇》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面论证了正气力量虚弱,不足以抵抗邪气时,人体易感受邪气的侵袭。

 

 

元代罗天益引《内经》“乘年之虚,遇月之空,失时之和”的“三虚”理论来解释疫病的发生。天人相应,疾病的发生与自然密切相关,如《素问·保命全角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在天对人的影响中,《内经》十分强调时间因素对人的影响,其中“三虚”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三虚”具体包括三个时间要素,《灵枢·岁露论》:“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三虚”是致病之外因,正气强弱是决定发病与否的内在因素。当人处于“三虚”的时间状态下,人之气血随之相应不足,腠理相应疏松,抵御邪气相应低下,并遭遇邪气侵袭而致病。1

 

 

△明末医学家 张景岳

 

因此,扶正祛邪是防疫抗疫的根本大法。扶正即扶助正气,理解为“虚则补之”;祛邪即祛除邪气,理解为“实则泻之”。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张景岳注:“实言邪气,实宜泻也。虚言正气, 虚宜补也。”即对于邪气力量强为主要矛盾的疾病宜用“泻”法,对于正气力量弱为主要矛盾的疾病宜施“补”法,由此确立了“扶正祛邪”治则。

 

清代俞震在《古今医案按》一书,其中有关瘟疫病的按语中,引用喻嘉言疫病论,叙述温疫的病因、传入途径、发病机制及证候表现等,指这与李东垣、罗天益所说的“内伤”之疫的不同。并提出疫病的防治策略,即:“未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使邪不能入;若邪既入,则以逐秽为第一义”。也另外评价了古时辟疫的方法,如:向来辟疫方法,或以雄黄塞鼻,或吃蒜头烧酒,或于发中簪霹雳木, 然有验有不验。2

 

 

扶正药的使用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针对机体脏腑组织、气血津液的亏损进行补益,使之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而抵御邪气侵袭,即“正盛邪自祛”,祛邪药的使用则遵循“实则泻之”的原则,对邪气侵袭机体所产生的热毒、湿浊、痰饮、血瘀等病理产物进行祛除以恢复正气,即“邪去正自安”。

 

另外,“扶正祛邪”与西医免疫机制、病毒学说有互通的一面。扶正药与祛邪药的使用可以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的稳态。扶正药可活化免疫细胞,提高固有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功能,祛邪药可抑制过高的病理性免疫功能。

 

 

因此,扶正祛邪是防疫抗疫的根本大法,不论是何种病毒,也不论病毒如何变种,在扶正祛邪的原则指导下的各种治法均可适用。扶正祛邪大法也在中国防疫抗疫过程中创制的“三方三药”中得到了体现。3

 

————

1.清俞震纂辑,徐大基点评.《古今医案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6月第1版。

2.徐大基.《古今医案按》及其学术思想初探. 香港中医杂志 2018年 第三期:33-39

3.郭程程,焦华琛,李运伦. 中医“扶正祛邪”治则在“三药三方”治疗新冠肺炎中体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 第22卷 第10期:159-163

 

借鉴邓铁涛教授抗击非典的学术思维

 

邓铁涛教授是中医学大家、国医大师,他强调祛邪不仅仅在杀菌,更重在邪有出路。1

邓老认为中医无细菌学说,温病所发,责之于戾气、杂气。此气为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的一类病邪。关于该气的形成,吴又可认为与气运的变化有关, 吴瑭则认为此与凶荒兵火相关,从侧面反映了自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引发的致病原。在今天看来,则与全球气候变化、局部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异常活动有关。

 

 

除此以外,邓老还认为正气的保护对于预防疫毒病邪的发生至关重要,提出“冬伤寒则病温,唯藏精者足以僻之”。同时,疫病之所以引起大流行,必与邪气的致病力密切相关。此三点,可将疫毒病邪的病因概括为戾气、邪盛、正虚。关于祛邪,中医不在闭门杀菌,而讲究扶正祛邪,重在使邪有出路。邓老也认为中医治病,当注重祛邪或透邪,如叶天士在温病的治疗中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而不与热相结。既达到了祛邪外出,又避免了正气的损伤。

 

 

△国医大师 邓铁涛

 

中医注意祛邪或透邪,不是杀病毒,也不仅仅是清热解毒,所谓祛邪,可以汗解,也可以从小便去,也可从大便去,还有杨栗山升降散之法,可谓丰富多彩。为避免抑制人体的正气,使人体菌落失常,邓老对非必要的抗生素也较为慎重,认为中医若辨证准确,因势利导,增强正气后邪可拒。2

 

因此,借鉴邓老治疗非典的经验探讨新冠肺炎中医治疗思路,在新冠肺炎治疗的各个阶段,都应注意合理的祛邪方法。初期外感夹湿则应宣透解表、化湿祛邪;中期郁热化毒则应透热祛邪、解毒化湿;后期阴液亏损,正虚邪恋则应扶正祛邪,顾护阴液。

 

————

1.邓铁涛. 论中医诊治非典. 中国小区医师. 2013年 第18卷 第11期:9-12

2.张巍岚,王相东,王郁金,等.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治“非典”经验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思路.中医学报. 20203月 第35卷 第3期:483-486

 

本段作者:徐大基

来源:纪录中医今日头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