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朗普关税战的真实目标
1.Stephen Miran,特朗普关税战争的总设计师阐述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底层逻辑
川普关税政策的底层逻辑,和川普1987年纽约时报刊文观点跨越37年遥相呼应,要点如下:
1、美国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军事保护伞,和美元储备,受益国应为此分担成本。
2、美国金融特权依靠军事优势,军事优势需要工业基础。所以特朗普需重建工业基础,优先美国利益。
3、关税作用:对抗不公平贸易,利用美国作为最大消费市场具杠杆优势,迫使他国分担成本。
4、对手国家的过剩产能除了美国以外,很难找到替代市场。
5、全球负担共享:他国需通过财政贡献、开放市场、增加国防支出分担责任,确保和平与繁荣可持续。
6、 制造业复兴: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需减少对对手国的依赖。
2.戎马界工作室:特朗普“对等关税”是搞钱、搞制造、搞中国
在众人看衰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甚至盲目乐观时,我们需保持清醒与忧虑。特朗普身为商人总统,兼具狂人、赌徒特质,思维超常、行事果断,是危险的“交易”大师与极限施压高手,他挥舞“对等关税”大棒,实则有着一箭三雕的战略意图。
搞钱,是特朗普的首要目标。他认定钱至关重要,美国借钱度日难以为继且危机四伏。目前美国国债规模超36万亿美元,特朗普担忧债务赤字,企图压缩国债,甚至赖掉他国持有的美债。
同时,拜登离任前已分配2025财年经费,特朗普手头拮据,诸多事务难以推进,为兑现竞选承诺、保住中期选举优势,他不顾美股与通胀风险急于加税搞钱。此外,特朗普对美国作为最大市场及金融霸权地位充满自信,笃定他国面对关税大棒只能乖乖交税,不敢实质性报复。
搞制造,也是特朗普的重要目的。他深知制造业空心化对美国的危害,“让美国再次伟大”就必须让制造业回流。加征“对等关税”能增加外国商品进入美国的成本,既减轻对本土制造业的冲击,助其续命,又迫使海外设厂的美国企业及全球布局的制造业企业重新审视生产布局,促使制造业回流,增加就业,提升经济稳定性与自主性,巩固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而搞中国,才是特朗普的核心战略。此次加征关税的目标国多与中国贸易联系密切,特朗普借此逼迫这些国家选边站,要求它们若想保住美国市场、降低输美产品关税,就得按美国要求提高对中国的关税,在全球围堵中国。
特朗普宣布对越南加征46%关税后,越南方面积极回应,美国还对越南开出对中国进口原材料加征高额关税等条件;墨西哥也表示愿对华加征关税以换取美国降低关税。
若我们不强力应对,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在美国施压下对中国商品和原材料加征关税。特朗普“搞中国”手段层出不穷,“港口围堵战”未平,又起“对等关税战” ,他认为搞垮中国,美国才能稳坐世界霸主之位。我们必须放弃幻想、准备斗争,清醒认识到这一严峻局势。
3. 包叔:美国逼迫多数国家选边站
特朗普这次关税,本质上是谈判筹码。目的一是为了让世界其他国家降低对美关税、采购美国商品。目的二是为了把中国排除出美国供应链。
出台的方式比较激烈,接下来都是好消息,美国会不断和世界其他国家达成协议。特朗普根本不想和中国达成协议,中美贸易彻底脱钩,其他多数国家必须选边站,要么对中国加征关税以换取和美国继续贸易的权力,要么加入中国经济循环。
4.李瀚明:特朗普缘何执着打关税算盘
特朗普再度加征关税,其背后动机值得深究。管理国家关键在于平衡资源(钱)和任务(事),钱少事多就会陷入困境,美国如今就面临这样的财政难题。2024财年美国政府开支相较2015财年增长近40% ,同期GDP仅增长20%,收入增长15%,政府长期亏损、资不抵债。
美国政府开支暴涨主要源于多个方面:医保开支针对65岁以上老人,从2017财年每天28.8亿美元涨至2025财年每天51.3亿美元,7年暴涨78%;医疗服务面向穷人,翻了一倍;社保为退休金,涨幅凶猛;军费和国债利息支出也大幅增加。
这五项开支增幅占联邦政府开支总增幅的80%,再加上低保和退役军人福利,占比达91% 。其中五项本质为社会福利的开支增幅占60%,成为财政巨大压力。
社会福利削减困难,美国老龄化率达17%,老年、贫困选民是政治参与主力,削减医保、社保等于动摇核心支持者利益。此前提出的“延迟退休”也遭遇阻碍,不同群体对此抵触,甚至出现现金发工资、用加密货币或人民币转账发工资来规避社保的现象。限制非法移民使用医疗福利的提案也因损害雇主和医疗行业利益而受阻。
军费和退伍军人福利关乎军心不能动,失业金是特朗普部分支持者生活依靠不能动,特朗普施压降息以降低国债利息支出,鲍威尔却因担忧通胀和美联储独立性而拒绝。
削减政府开支方面,马斯克应特朗普邀请通过DOGE尝试“降本增效”,但政府内部开支已从2017年每天11亿美元降至2025年每天9.7亿美元,进一步削减空间有限。
增收同样艰难,联邦政府收入主要来自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医保税,特朗普任期关税收入虽有增加但占比不高。在宣扬“减税”且经济增长缓慢背景下,提高个税和社保医保税会引发激烈反弹。
特朗普选择加征关税,因为关税是价内税,公众无直接感知。他极力避免公众认为关税是与民争利,声称是为重建贸易、吸引投资,还设想成立“外部收入署”负责关税。
但这种说法是文过饰非,各国纷纷反击。总之,特朗普如今在财政困境下,除了打关税算盘,确实无路可走。
5.项立刚:特朗普关税大战的根本目的就是讹诈全世界,逼世界各国买美债
关税大战表面的两个目的,一个是增加收入,一个是制造业回流,一个都不可能达到。特朗普关税大战的根本目的就是讹诈全世界,逼世界各国买美债。
美国经济今天这种情况,就是靠印美元,发美债支撑的。它需要世界各国继续买美债,来支持它的经济。
美国最初发美债,是它有世界大国之威,大家相信它,现在全世界已经不相信了,又不能用军事威胁对全世界,经济威胁就用上了,这就是面向全世界的关税大战。关税大战后面有是口子的,公布这个税率,你可以来谈,谈什么?
其它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拿钱买美债最现实,而且你买了美债,也有可能还的,回去对国民也好交代。
这才是特朗普要的现实好处,美债卖出去,有钱就能维持美国的经济,至于过几年他下了台,他哪管洪水滔天?
6.《大西洋月刊》: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理解特朗普关税战
如果关税违反了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基本常识,那它们是什么呢?最有可能的是,它们只不过是特朗普人格在整个政府层面的扩散,他将浮夸视为一种策略,以将对手拉到谈判桌前并达成有利于特朗普的自我或钱包的交易。
这种人格风格很明显,而且也已经被明确表述过,尽管将其应用于地缘政治让人难以理解。特朗普在《交易的艺术》中写道:“我的交易风格相当简单直接。
我目标定得很高,然后不断地推动、推动、再推动,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有时我得到的比我想要的少,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最终还是得到了我想要的。”
人们可以看到这种策略——威胁、施压、让步、重复——在整个社会中上演。特朗普的捍卫者称赞总统利用混乱来撼动破败的体系,但他们没有看到不确定性对稳定和扩大投资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的人格一直以来都是零和的、急切的,渴望混乱,而经济增长是正和的、长期导向的,其大规模投资渴望确定性。
特朗普关税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数字,而是其背后的信息。我们都生活在总统的脑子里,没人知道任何事。
二、 特朗普关税战的后果
1.肖仲华:再加50%关税一定是美国的崩溃
千万不要以为川普的目标是零关税,他已经明确拒绝了越南和欧盟的相互零关税提议。即使是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亲自去见了川普,同样想以相互零关税来说服川普,但他同样失败了,双方连事先准备好的新闻发布会都取消了。
川普对欧盟的要求是购买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对越南的要求是取消越南国内的增值税,对内塔尼亚胡的要求同样是双边贸易平衡,而不是零关税。
川普要利用关税做武器实现贸易平衡或让美国从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利用关税来实现税收改革的目标。如果真搞零关税,他岂不是前功尽弃?
美元的根基除了石油能源的支撑,更有中国制造对美输血功能的支撑,还有就是军事霸权的支撑。对中国打如此疯狂的关税贸易战,川普显然在主动掐断美元三大支柱中的两个支柱,放弃廉价商品输血,丧失军事优势,这就是做死。
2.肖磊:关税战使全球可能会重新进入到新的殖民时代
如果美国跟其他国家重新谈关税问题,要求其他国家对中国加关税,然后美国才可以降低关税,那么全球可能会重新进入到新的殖民时代。
正是由于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使得全球大部分国家在获得了基本工业消费产品的同时,还能保留一部分外汇来发展国内经济,以及消费部分美国的高价产品,但如果要用关税抬高中国产品的价格,意味着全球大部分国家,将会消耗掉大部分外汇,不得不增加对美国高价产品的购买,最后就变成了当年的殖民模式,贸易国再也没有余粮发展自己的产业和搞内部建设了。这就是为啥几百年了,发达国家依然只有那么几个的原因。
目前就看欧盟否认怂,如果认怂,欧盟的诸多产业都可能被美国抢走,因为重合度高,美国要的就是欧盟的高质量就业,而恰恰中国的诸多产出,美国是不愿意要的,真让万斯的白人朋友再回去穿鞋带扎纽扣,恐怕是干不了的,都说中国产东西是乡巴佬了,乡巴佬干的活怎么能让万斯的朋友干呢?!
美国赌全球其他市场无法组建没有美国的贸易市场,同时还会赌其他市场互相之间打起来,那大家都争点气,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和贸易,以及欧元人民币机制也该搞起来了。
3.押沙龙:特朗普预示着未来狰狞时代的开端
特朗普或许是理解未来世界走向的关键人物,他的种种行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在此次关税战中,特朗普决策的戏剧性与随意性令人咋舌。
他仅凭一张写着令人费解数字的牌子,就定下关乎国家经济的重大决策。他做事随心所欲,言论反复无常,却又能引发严重后果,这使大国政策如同翻烧饼般不稳定,让跨国企业对投资美国持观望态度,严重影响国家信誉与未来发展。
尽管特朗普行事荒诞,仍有不少人为其辩护,似乎出现了“特朗普例外论”。他的粉丝认为他在做伟大之事,不应被小节苛责。这背后反映出时代的变化——政治中间层走向衰落。
美国传统民主制度中顶层决策者与政党、学校、传统媒体等中间层力量能互相整合妥协。但新媒体兴起后,中间层逐渐衰落,特朗普无需依赖共和党,也不在意文化精英攻击,可直接面向粉丝发言。
他的粗鄙风格在过去会被唾弃,如今却被部分人视作真性情。精英们虽有虚伪、自私之嫌,但仍是重要的均衡力量,中间层衰落会使政治机器粉丝化、僭主化且不可预测。
虽然美国存在债务、收入差距、制造业衰落和文化冲击等问题,但用逆全球化解决只会得不偿失。若此次关税战像上个世纪初那般导致国际贸易萎缩,全球经济体都将受损,穷国更难摆脱贫困,甚至引发国际政治灾难。
特朗普本身或许不是大问题,但他是未来大问题的先兆。特朗普究竟是历史的一段诡异插曲,还是预示着未来狰狞时代的开端?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4.丹湖飞雪:马斯克离职,美国制造业复兴梦碎
3月31日,Elon Musk宣布将于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他作为特殊政府雇员在白宫的服务期不超130天。在这届美国政府中,真正值得关注的两人,一是极端右翼、全力遏制东亚的副总统万斯,二就是马斯克,而他的离职,或许意味着美国失去重振制造业,乃至复兴的最后机会。
自2008年奥巴马竞选起,美国多任总统都在推动制造业回归与“再工业化”,但制造业是否回归,取决于美国实物资本投资边际回报率Rus与外国的Rf之差。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Rus持续下降,低于新兴市场国家,这正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根源。而Rus受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行政体制、行政效率等诸多因素影响。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白左大搞极端政治正确,致使社会撕裂、贫富差距扩大、行政效率低下,再加上美联储应对经济走差时仅靠QE和零利率,未做深刻调整,导致经济积弊难除,Rus继续下降,2024年已降至0.7% 。
2024年11月,特朗普宣布设立政府效率部,随后马斯克和Vivek Ramaswamy发表《改革政府计划》,致力于废除过度监管、减少行政开支、节省成本。新政府上任后,马斯克大力推行改革,清算美国国际开发署、清查腐败、打击权贵。
尽管他的改革操之过急,管理方式有待商榷且未触及分配制度等核心问题,但对美国行政体制进行改革、清除腐败,确实是提高效率、提升Rus的必由之路,若顺利推进,美国制造业或有起色。
然而,改革向来艰难。马斯克招致各方攻讦,尤其是左派的攻击,加之特斯拉在欧洲销量暴跌、店铺被烧、股价狂跌,他或许已心灰意冷。他离职后,一切努力恐将付诸东流,美国政府大概率重回老路。
马斯克的改革之路才是解决美国制造业问题的关键,但美国各界不允许他继续。他若成功对中国不利,如今他离职,美国制造业回归无望,对中国而言反而是利好。没有制造业支撑,美国GDP如空架子,即便万斯为选票变得更极端,也不足为惧 。
三、特朗普关税战的应对办法
1.四维金融智库:中国要学习美国崛起经验的精髓:旺盛的内需
从南北战争到1914年,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很低,长期保持在12%至14.1%之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出口1/4的工业品,而美国出口的工业品还不到1/10,这说明美国经济增长对国内消费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美国当时也通过高关税保护本国产业,减少外国商品的竞争。而美国内需为什么这么旺盛?除了有西方国家最多的人口,它的人均收入水平长期也是世界最高的,比欧洲人都富裕很多,这也说明美国不仅资源丰富,财富分配还非常合理。
对比后起的工业国德国和日本,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又没有海外殖民地市场,工业化很快遇到了瓶颈。因此才会铤而走险,通过武力挑战英国秩序,抢夺资源和市场,而后果已经知道了。
很多人喜欢过度夸耀工业能力和产值,但靠什么消化过度庞大的工业产能?一直靠出口?但外需市场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别人是可以限制甚至是关闭的。后发国家一直摸着美国这块石头过河,但美国模式的精髓真的了解和学会了?
2.佚名:上个月中国推出了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中国早已做好反击特朗普的准备
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以新技术绕过了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和美元结算体系,让跨国交易清算时间从过去的3-5天缩短为7秒,手续费减少了98%。
目前,全球超87%的国家与该系统实现了数字化集成,包括202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超过5.8万亿元人民币的东盟10国、处于产油区的中东6国等,整个系统至少覆盖了全球38%的贸易额。
英国《经济时报》对此的评价是:这是全球权力结构的重新校准,重新定义了金融主权,标志着无可争议的美元主导时代即将结束,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金融秩序可能很快就会成为过去的遗物。
美国人无法再用SWIFT系统的控制权作为经济胁迫的工具,中国人已经用“数字丝绸之路”建立起了由中国主导规则的金融生态系统。
3.汪思波:关税战后中美合作的可能性
当前国际贸易与金融体系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美元霸权问题。美元汇率197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长期持续高估,美国经济实力虚高,美国劳动力成本虚高,美国产品成本虚高,美国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美国制造业技术空心化,美国军事装备技术成空中楼阁,美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美国不能让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但美国又无法独自改变这一局面,美国需要中国的成全。 中美可合作解决俄乌战争和中东战争问题,美国成全中国解决台海问题,中国成全美国解决贸易严重不平衡问题。
因此,未来我们看得到的结果将是: 人民币在某个时刻开启升值之路,台海问题在2026年或之前顺利解决。
4.天择杂谈:中国应对关税战的底气不能仅靠经济,在军事上也要做好准备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极限制裁,俄外交部称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已超过2万项,然而俄罗斯在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4.1%,超过了绝大多数西方国家。
俄罗斯为什么能够硬扛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根本的原因不在经济上,而是在军事上,因为俄罗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有6000多枚核弹头,西方国家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国的GDP是大英帝国的5倍,中国对英国一直是贸易顺差,英国最后通过向中国贩卖鸦片来平衡贸易逆差,中国一禁鸦片,英国就发动的鸦片战争,中国的GDP在英国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
大清王朝为什么不敢在经济上和大英帝国叫板,根本的原因不在经济上,而在军事上,你军事上打不过人家,GDP再高有什么用,如今的道理如出一辙,中国对美国一直是贸易顺差,但是中国敢和美国叫板,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有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美国人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如果中国没有强大的军队,美国人早就冲过了,什么贸易顺差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中国抗住了美国人的关税攻击,美国人下一步出什么招?笔者认为,军事冒险是美国人的必然选择。
政治上的对立、经济上的攻击、科技上的封锁与打压,必将导致中美两国之间的敌意直线攀升,这种敌意无法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化解进,军事较量就是必然的了,鸦片战争就是这样爆发的。
翻开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当边境上的商队消失,两国的军队就会出现,当大海上的商船消失,军舰就会成为海洋的主角,看看如今的朝韩边境,双方没有经济往来,朝韩两国的军队虎视眈眈,当广东珠江口外的货船消失时,代替的就是大英帝国的军舰。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在经济上做好准备,更要在军事上做好准备,国防力量建设对中国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如今的美国已经失去了理智,靠政治和经济手段根本没有办法使美国恢复理智,只有航空母舰、五代战机、战略导弹等大杀器才能遏制美国那颗疯狂的心。
现在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因为美国最后的疯狂还没有到来,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能让鸦片战争的历史重演。
5.六爷阿旦:如果美国对贸易体系拆台,我们就要对美元的支付结算体系拆台
跟美国过招,像现在这样快速反击是非常必要的,但还有一点可以让美国更难受,就是选择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给美国加点码。
我之前说了,全球化的商品贸易体系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现在美国加征关税,就是要给全球贸易体系拆台,因为现在的贸易体系里,我们才是核心。
那么反过来,美国是美元体系里的绝对核心和最主要的获益者。如果美国对贸易体系拆台,我们就要对美元的支付结算体系拆台,只有这样才是打蛇打七寸,让美国有苦难言。
6.墨矩: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是中国在贸易战中破局的关键
在当下的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似乎处于劣势,难以取胜,原因在于存在两大关键短板: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不足,以及国内消费动力匮乏,后者很大程度上源于前者,民众因担忧人民币汇率贬值而不敢放开消费。为保障进口支付、偿还外债、稳定汇率并应对突发状况,中国不得不维持出口贸易顺差,积累美元外汇储备 。
中国虽是世界制造业超级大国,出口强劲,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缓慢,2024年在国际支付货币中占比仅3.75% 。要改变这一现状,可考虑与各国签订双边协议,将人民币(可改为“中元”)与一篮子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挂钩,并承诺年通胀率不高于3%,长期年平均通胀率为2% 。
这一举措对各国颇具吸引力,既能保障未来购买力,又能以稳定价格购入中国商品,无论是各国央行还是企业居民,都可能更愿意接受并储备中元。如此一来,中国面对贸易战时将更有底气,无惧美国施压。
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并非依靠军事强迫。1971年前,美元实行黄金兑换本位制;2012年后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承诺通胀率保持在2% 。中国若做出中元购买力稳定的承诺,凭借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完全有能力让中元成为国际硬通货。
对比美元与中元,美国锚定国内CPI,多为不可贸易的国内服务;中国锚定可贸易的出口商品篮子,对世界各国而言,中元承诺意味着更稳定的购买力。
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占比35%,远超美国的12%,在稳定物价上更具优势。从2020年以来的物价数据看,美国CPI一度飙升至9%,至今难以达到2%的目标,美元购买力下降;而中国通胀率低、汇率稳定,中元购买力坚挺。
若中元锚定出口商品价格,承诺平均通胀不超2%,成为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的优先选择,中美贸易战的局势将大为不同,中国至少不会输。
毕竟,中美贸易战本质是金融和货币战,美国试图通过削减中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引爆金融货币危机。因此,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是中国在贸易战中破局的关键 。
7.环球策论:金融战与军事热战相似的残酷博弈
贸易战、关税战、金融战,虽不见枪炮、导弹与军人,但和军事热战一样,具备战争的所有特征。军事热战中有战役、战场、间谍情报等多样元素,也有牺牲、战略转进等不同阶段,金融战同样如此。
研究120年来华尔街与华盛顿协同收割世界的历史,能发现有三大关键步骤:
一是讲故事引流全球资金。一战前、2000年互联网金融危机前,以及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前,都靠吹嘘概念吸引全球资金,降低全球流动性,还将有钱人绑上美国战车。“甲方乙方论”有市场,正是因为被忽悠进美股市场且没及时撤出的群体庞大。
二是金融危机急跌套牢。特朗普称关税战是“故意”的并非挽尊,背后是华尔街金融巨鳄在主导。金融市场阴跌时有人做T,可熔断式暴跌常让人麻木摆烂,被套路的资金为回本,会成为美国建设的支持者,热钱变沉淀资本。
三是打压价格抄底。从一战、二战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利用战争或危机打爆优质资产价格后抄底,如马歇尔计划趁机渗透欧洲经济。那些宣扬“甲方乙方论”的人,本质和抗战时的汪精卫一样,既蠢又坏,不仅忽悠走我们的流动性,还削弱战略机动作战能力。
这次美国重点攻击东南亚,中国他们暂时啃不动。本需国内资金财团对抗华尔街、争抢优质资产,可“甲方乙方论”削弱了战略预备机动力量。所以在金融战中,我们不仅要对抗美国,还要像抗战打击二鬼子、伪军一样,打击内部错误言论与行为 。
8.老谢:关税战已转化为金融战,港股和A股可休市一段时间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关税战已悄然转化为金融战,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凭借美元霸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国际支付结算货币以及大宗商品计价货币,有全世界为其背书,我们在金融战中犹如一国对抗全世界,形势十分严峻。
并且,美国金融业高度发达,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大量的专业人才,在金融操作、风险把控和金融创新等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
基于此,我们现阶段在金融战中必须采取防御为主、进攻为辅的战略方针。防御并非消极避战,而是要筑牢我们的金融防线,加强金融监管,稳定金融市场秩序,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同时,在适当的时机和领域展开有限度的进攻,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在此关键时期,港股和A股立刻休市一段时间具有重要意义。股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战的冲击下,极易出现恐慌性抛售和非理性波动。
休市能够为市场提供一个冷静期,避免资产价格过度下跌,稳定投资者情绪,同时也为政府和监管部门争取宝贵的时间,以便制定和出台更为有效的应对政策,从长计议稳定市场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应对金融战的挑战。A股散户多,更有必要先休市观望一段。
比如香港台风时可休市,天灾可休市,为什么现在人祸不可以休市。香港休市后东南亚很多国家必跟进休市。总之在金融领域我们如不能避实就虚硬碰硬,我们肯定会吃大亏,尤其香港市场。西方资本大鳄会两头吃,把我们的救市资金吃干抹净,让我们损失惨重。
目前香港市场的走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对不好,有可能从关税战转变为我们自己的金融危机。对于汇市和期货等其他市场是否休市,建议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权衡利弊后做出科学决策。
在特殊时期,我们绝不能因循守旧,拘泥于所谓的国际惯例。如今美国在金融领域的所作所为尽显流氓行径,与其讲道理无异于与虎谋皮,只会让我们错失应对良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果断采取行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思想借鉴。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毛主席通过深刻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准确预见了战争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最终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在当前的金融战中,我们同样要对中美金融实力、国际金融形势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认识到这场金融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坚定信心,合理规划战略战术,避免陷入“速胜论”或“亡国论”的误区。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不仅要有敢于斗争的勇气,更要具备善于斗争的智慧。敢于斗争体现的是我们的决心和意志,面对美国的金融霸凌,绝不退缩、绝不屈服;善于斗争则要求我们在战略和战术层面精心谋划,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
加强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美元霸权的挑战;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培养和吸引金融专业人才,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当前的金融战形势,尽快对港股和A股休市以及其他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和决策,以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来源:寰球趋势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