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段《都没去过美国,你为啥恨美国人?》的视频,主讲人说:
“你没到美国,你恨美国人干什么?你没去过世界,你怎么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呢?比如说农村一个孩子,刷题刷得成绩非常好,他一到北京上海,一看到那么漂亮的姑娘,他喜欢上班里一个女同学,就追人家。他认为我在我们村里很厉害啊,但是北京那姑娘不一定看得上他。他就觉得失落了,受伤了,就拿刀把人捅了,跟人家玩命去。因为他见的世面不够,碰到事情他就走极端。他不知道变通融通地处理问题。因为他眼界比较窄嘛。是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决策行为、决策逻辑。所以认知决定你的命运。所以大家记住,有时间带着孩子多到外面见见世面,带着孩子到清华北大走一走,实在进不去找我。如果还有机会,带孩子到国外走一走。你见过这个世界,才会有真正的世界观,要不你就太狭窄了,你天天就恨那个美国人恨那个日本人,反正我发现都被他们恨遍了。一个人生活在仇恨之中,你这辈子怎么能快乐呢?”
多见世面固然没错。但“都没去过美国,你为啥恨美国人?”的命题并不成立。人定得进了毒蛇肚子后才该想起恨毒蛇?抗美援朝战士们都没去过美国,难道就没有理由雄赳赳气昂昂地恨美国鬼子?
再者说了,没去过美国,就不由分说地爱美国的人亦大有人在啊,怎么就不见这位主讲人莫名惊诧?
按照数学排列组合,去过爱,去过恨,没去过爱,没去过恨,都有,因人而异,理由千奇百怪,甚至压根儿不需要什么像样的理由。正如鲁迅所谓“同是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见仁见智吧。
美国也有许多反对美国的人(当然不意味着这些人就满意我邦),按这位主讲教授的话,如此浸淫其中的美国人,竟然恨美国,是不是更匪夷所思?
这位教授奉劝大家“有时间带孩子到清华北大走一走”。清华北大固然值得一看,可青年毛泽东当时压根就没有报考北大的意愿,甚至对报考北大持一种不屑的态度,因为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旁听后,觉得北大课程太陈旧,太腐朽,不值得费事儿,考北大是浪费时间。
今天的北大当然不再是陈旧腐朽的,但天下更值得“走一走”的也许远不是清华北大,而是祖国山川和人民之中。
这位教授还劝大家“如果还有机会,带孩子到国外走一走。”这固然也是很好的建议,但至少目前,中国孩子过半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就此认定这些孩子一生注定眼界狭窄,不会有正确的世界观,怕也是危言耸听。
孔明“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不是能掐会算,是因为他有许多间接有效的手段了解天下。
青年毛泽东也曾想与湖湘子弟一起赴法国留学,为了让大家成功留学,他忙前忙后,干的最多,甚至多次到上海为留学者送行。但最后他却打定主意,暂不出国。
1919年3月,毛泽东送走湖南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后,对自己没去法国有这样一个解释:
“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他对到西方国家留学并不迷信,毛泽东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道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
当我们仔细读过那些年他给朋友的信件、他的回忆录之后就会发现,毛泽东当时的这个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对于留学,他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就是到了今天也可以成为我们做决定的参考。
子贡说颜回可以举一反十,自己只能举一反三。格物是为了致知。有天分的人,格一物、格一天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致知,没天分的人也许要格很多物格很多年才行。甚至还有人格物多了、久了,如孔乙己范进牛顿尼采般疯癫魔怔了。如此这般不一而足,所以恨不恨爱不爱美国人日本人,与去没去过美国日本并无必然关联。
至于“一个人生活在仇恨之中,这辈子怎么能快乐呢?”的话,也站不住脚。爱憎分明的雷锋同志,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也没妨碍他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